2014年,出现了当时国内更大规模的互联网交易——阿里巴巴以50亿美金全资收购移动浏览器UC。在此之前,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曾被评价为创下中国互联网并购天价。而UC的价格起码大于两个91无线。UC全面融入阿里巴巴之后,帮助阿里在移动领域中迅速占领高地,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因此实现估值增长3倍,从800亿美元提高到2300多亿美元。
阿里巴巴不是最早投资UC的。早在2007年,UC在移动浏览器江湖占据广大地盘,只是还为实现收益,晨兴资本和联创策源就共同对UC进行了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2008年,UC在为中国电信公司提供定制移动浏览器和咨询服务,但首席执行官俞永福认为,公司并没有全力在研究消费者技术,很难实现突破。为此,俞永福决定出售公司难得盈利的B2B部门,并且寻求融资,来集中力量专攻消费者技术领域。
于是,俞永福来见马云。第二年,阿里巴巴就参与了UC的B轮融资,数额为1200万美元。之后几年,UC一直平稳地上升。再过4年阿里巴巴增加投资,这次数额为5.06亿美元,同年年底,追加1.8亿美元。完成这几次战略性投资之后,阿里巴巴成功拿到了UC66%的股份。
风来了,浪就来了。UC逐渐成为了国内移动浏览器领域无人可敌的霸主地位,于是江湖上断断续续传出UC要被收购,晨兴资本想要退出,百度正在寻求他们所持有的股份等等谣言。当时,俞永福对这些谣言的回应是,UC没有出售的意愿,未来也不会出售,会发生的只可能是UC收购其他公司。
回应没有过多久,马云提出了收购UC的意愿,与俞永福沟通了2个月,就敲定了交易。阿里巴巴考虑到,移动浏览器是自身的短板,而未来移动通信势必会崛起,如果现在不抓紧机会,未来阿里巴巴的地位可能岌岌可危,存在轻易被取代的危险。而且阿里巴巴当时预备IPO,此举也意在表明自己正在查漏补缺,改善自身。
而俞永福刚说反对收购,为什么这么快又出售了呢?是什么改变了俞永福的坚定立场?
对此,俞永福当时是这样解释的,我相信马云,我们都有共同的愿景和梦想。其实不光如此,马云在提出收购之前,已经与UC合作了6年之久,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赖关系。
收购完成之后,阿里巴巴的身价完成了强势暴涨。2012年,阿里巴巴的估值为350亿美元,而到IPO时,已经是1680亿美元。
互联网行业中,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是常见的工作目标制定方法之一。那么 KPI 怎么运用才能最准确地瞄准发力目标,引导员工前行呢。本文将以阿里为例...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游戏公司简悦对于开发的《Area F2》被指控侵权育碧的《彩虹六号:围攻》作品,该团队向凤凰网表示“不存在侵权,我们非常尊重育碧公司,我们法务同事已经和对方开展积极的沟通。” 事件起...
11月8日,据外媒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出席第六届基辅国际经济论坛,在会上称后悔创建阿里。 马云说:“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会尽量不把公司做这么大。但是它增长太快了,所以我只能试着把它做成一家...
一直在考虑换主机的问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终于这6.8元一个月的主机顶不住我的流量了,另外看到阿里云在搞一个免费服务器的活动,报名参加了,正式进入了这血的教训。 并不是说,我换主机之前没...
电商代运营公司壹网壹创昨日在深交所上市,发行新股2000万股,发行价格38.3元/股,新股募集资金7.66亿元,发行后总股本8,000万股。 壹网壹创昨日收盘股价为55.15元,市值为44.12亿元。...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刚推出几天神马移动搜索,被媒体吹的神乎其神,感觉很牛逼样子。我也先占个坑简单说下: 神马是专注移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方便、快捷、开放的移动搜索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