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转换新的传播体系,到目前看,大多企业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还没有找到做新传播的感觉,还没有系统建立起相关的新传播体系。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结束了以大屏为主的传播时代。特别是这几年,借助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各种传播平台快速发展。目前的传播环境基本形成了大小屏共存、以小屏为主的时代。据有关介绍:本次疫情期间,央视也调整了传播策略,“先网后屏”。那么对企业来说,他们又该如何搭建新传播体系呢?
当前一方面要看到传播环境发生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新传播的感觉。新传播,不只是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发生的改变,更主要的是传播逻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按照传统的传播思维只是转换传播渠道的新传播变换是不准确的。
认识新传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传播形式多样化新传播改变传统传播相对单一和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变成了一种多样化的传播环境。
目前承载新传播的传播平台已经多样化。当前比较主要的和比较活跃的平台包括:微信、微博、头条、抖音、小红书、快手、B站、知乎、大众点评、豆掰、领英、雪球等等。从广义上讲,电商、直播也已经成为非常重要新传播手段。
在这种环境下,不同的平台针对了不同的目标用户,形成了不同的传播逻辑。我的观察:各个平台之间的传播逻辑基本是不一样的。
有人形象的比喻:抖音是魔术师、微信是品牌大使、微博是官方发言人、知乎是玩家、小红书是颜值党……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角色定义,有不同的内容创作方式和不同的营销玩法。
多样性还有一个表现是传播的形式多样性。有的是文字,有的是视频、图片;有的是长文特点,有的是短文特点;有的是发文方式,有的是问答方式、提问方式、推荐方式。
2. 传播主体多元化新传播变成了“人人皆媒”的传播时代。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所有人都成为了传播的主体。
所谓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就是新传播人人可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
所谓所有人都成为了传播主体:就是现在的一切营销动作都需要基于新媒体传播。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这种新传播能力。新传播能力已经成为人的一种基本能力。
我前一段时间讲过一个比喻:以前驾驶员是一个专业岗位,现在驾车变成了所有人的基本能力配置。
同样,以前营销需要更多专业化岗位,现在的新传播时代,传播变成了所有人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配置。
并且新传播变成了多触点传播。著名营销专家张学军老师有一个观点:一切接触点皆为传播点。目前的移动传播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多触点方式,形成了多触点传播。
所以,从能力匹配角度讲,不只是具备一个方面的传播能力,需要具备多种传播能力。
3. 人格化传播新传播变成了以人为主体的传播,新传播呈现出了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人格化”。新传播的主体是人,影响的也是人,新传播更多的是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不再是以往单纯的企业、品牌对用户之间的传播。
所以新传播形成了KOL、KOC、社群、粉丝等新的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人格化。
董明珠的传播势能不一定亚于格力品牌。因为董明珠的传播更具人格化。
最近老乡鸡的束总成为了网红。束总的传播势能将可能超越老乡鸡。因为大众从视频感受到束总是一个睿智、有思想、有担当的人。他要比老乡鸡这三个字更富有信任感,想象力。
4. 单向传播变双向传播新传播由于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链接,新传播形成了双向传播模式。也就是用户不只是传播的接受者,也变成了传播内容的二次生产者,变成了再次(二次)的传播者。
譬如很多人看到老乡鸡束总的视频,留言非常感叹。这些留言变成了更好的内容创造。
我看到了这个视频后转发了我的群里,转发了朋友圈,产生了二次传播。
5. 由传转换成播传统传播重点在传,新传播的重点转换到播上了。播实际上就是能产生传播的裂变,能够产生更大的传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也是可以带来更加重要的营销效果。
传统传播是做漏斗,由触达到转化是一个递减的过程。新传播是吹喇叭,由触达到转化是一个逐步放大的过程。
7. 新传播更偏重于好玩有趣、好玩、颜值等等是新传播区别于传统传播的主要标签。
有趣、好玩、颜值能激发用户的共鸣,才能激发用户的参与创作灵感,才能产生用户转发的动机。
对于B端产品来说,个性化需求是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那么,面对这类需求,应该如何合理的去处理呢?怎么才能平衡通用化和个性化? 作为一个B端的产品经理,我相信大家每天都会经常收到不少客户需求。这其中有真...
疫情之下,餐饮行业遭遇重创,一些餐饮商家指责美团外卖佣金费率太高,发声要求美团直接降低佣金费率,但强行降佣的后果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那每单利润不到两毛钱的外卖行业,还能经得起内耗吗? 日前,一场外卖...
《爱,死亡与机器人》这部美剧一年前就已经被不少人吹爆,最近被困湖北(其实是因为失业)就找出来二刷。本剧每集都是一个独立剧情科幻短片,如果你是科幻迷并且还没看过这部剧,这里再安利一遍(18禁警告)。 今...
笔者负责的一款消息通知类产品中,有一项向用户免费推送短信提醒的功能,不过通过短信跳转至产品客户端的跳转率一直不高,而笔者通过分析流失点并予以优化,大幅提高了跳转率。 作为消息通知类产品,可以向免费用...
每一个信息的诞生都有其背景和特定的条件,不同的时代,其研究方法、研究条件都受到时代的约束,难免有所误差。而传播者将本就有瑕疵的理论削足适履,改头换面,新生成的理论早已脱离了当初的语境。而我们利用这些错...
选择做平台,你就需要去挑战内容之间的相互流量。想法设法做内容一方的提炼,然后让双方的平台流量进行相互平衡。这样的平衡实际上去产生杠杆,在这个效应下,去撬动另一方市场。 为何做平台不做内容?如果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