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豆瓣是用自己的实际所作所为在印证着一个已有数千万用户的成熟产品在其用户活跃度开始下滑的时候,想要转型和进行新的探索和革新,是一件多么痛苦和困难的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个典型精英社区的起伏,一起来看看吧!
我有一个嗜好,就是时不时会喜欢写点儿“认真表达式”的东西出来。每逢此时,我总会容易沉浸于一种字斟句酌的状态里,生怕哪一处描述不能精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文章也往往因此而容易变得冗长。
这样的内容,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里,无疑是非主流的。在我印象中,可能也只有在中早期的豆瓣上才会大量存在着这样的内容。
而这一回,我正好想聊聊豆瓣。
想写豆瓣的缘起,是最近连续出现的两个关于豆瓣的消息——
两个礼拜前,豆瓣APP更新了3.0版本。在完成了又一次天翻地覆式的“整容式更新”后,一众豆瓣忠实用户+豆瓣产品员工开始纷纷高呼:“还我豆瓣!”
又过了一个礼拜,江湖传言四起:京东意欲1.5亿美元控股豆瓣。
这难免让人嘘唏——要知道,当我开始使用豆瓣的时候,我甚至还全然都还没有听说过京东啊!
说起来,这样的感觉倒是很明确:那个曾经很有调性也很性感的豆瓣,存在感正在越来越弱。
(一)
说起豆瓣,这是一个在中国的互联网圈别具一格的产品。它有着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不是依靠模仿抄袭国外产品而获得成功的产品。
豆瓣,还有很多坚持,比如,要做一个慢公司;比如,因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坚持不给用户进行分类,为此,豆瓣诞生11年来,从未使用过任何积分、会员等常见社区运营工具;比如,坚持社区里所有的内容,都只能使用小五号宋体字,甚至最初连图都不让贴;比如,要坚持社区自治的理念,为此豆瓣从来都不是一个强运营驱动的公司;再比如,坚决不因为商业化压力而降低对于用户体验和社区氛围的坚持,哪怕为此不惜拒绝掉无数手里挥舞着大把钞票的广告主。
很多很多年以来,豆瓣都像是互联网上一个精神乌托邦似的存在,这让豆瓣赢得了很多赞誉、钦佩和拥护。
但最为神奇的是,就是看起来如此不接地气的豆瓣,居然还真的长大了。到2012年,豆瓣的月覆盖用户数超过1亿,日均PV1.6亿,而在2012年的某几个月里,豆瓣据说已经实现了盈利。
那时的豆瓣,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周围布满了赞扬和尊敬,虽然体量、盈收都还很小,但当时的豆瓣在互联网江湖中的地位和声望,一时并不太输给BAT这样的巨头。
(二)
2012年的豆瓣,那真是一个神奇而又充满了魅力的地方。
那时的豆瓣,活跃着木卫二、作家安东尼、艾小柯、福根儿、庄雅婷、张佳玮,甚至是罗永浩、和菜头等人。
那时的豆瓣,藏龙卧虎,留几手、水湄物语、陈柏霖、邵夷贝等人,都只不过是才刚刚在豆瓣冒头时间不长的一些江湖新人而已。
那时的豆瓣,还有无数神奇的小组,例如景涛咆哮组、北京吃喝玩乐组、逼组、高压锅小组、屁屎尿小组……几乎每一个小组都有N多既让你完全意想不到,又可以瞬间抓住你注意力的内容。
那时的豆瓣,是一个既有高逼格和调性,又很娱乐好玩和有趣的地方。上面遍布着有趣的内容,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
当时的整个互联网上,类似“豆瓣评分更高的100本书”,“豆瓣排名更高的100本电影”,“豆瓣上那些神奇的小组”等这样的内容,被传得满世界都是。
这样一个调性十足的豆瓣,很性感。
只是,2012年,后来就成了豆瓣自己再也无法超越的巅峰。
我一直认为,有两款产品,是曾经拥有过成为一方霸主的绝佳机会,然而却自己错失了的。
这两款产品,一个是新浪微博,另一个就是豆瓣。
2020年,世界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历史上从未有过一种病毒对人类产生如此重大深刻的影响。“病毒”“大流行”“社交距离”“封锁”“隔离”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连小孩子们都非常熟悉这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脸上的皮肤没有弹性的同时也不再白里透红?怎样可以让皮肤变白呢?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喜欢熬夜,每天顶着黑眼圈出门,形象大打折扣,该怎么办呢?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拯救你的皮肤...
创业致富,是不少年轻人所追求的梦想,要想创业成功就得要寻找一些目前有市场的项目来投资。然而,不少人问到,现在干什么赚钱呢?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几个没人注意的行业。 现在干什么赚钱?总以为在高端大气上...
九零后是观念很贤明的一代人,她们比八零后对外开放,比零零后完善,而如今的学员们也都喜爱趣味的教学方法,那麼当上老师们的九零后也是怎样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呢?下边我产生:九零后教师的专享教学方法...
狄更斯在100多年前曾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
找黑客拿回自己输掉的赌资相关问题 2020年最近黑客攻击事件相关问题 苹果手机有什么黑客实用软件 我变成了一部手机作文(如果我有一部手机...